高教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动态
【理论经纬】郑金洲:为什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发布时间:2023-04-10浏览量:669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调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许多重要批示,身体力行地在多地多部门多单位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述,对于开展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调查研究事关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23日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这里的“事”,指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事业要发展,要成功,基础在调查研究,方式方法靠调查研究。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重视调查研究,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需要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所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

调查研究也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本工作路线的集中体现。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意愿,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只有深入调查研究,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保证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

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讲话指出,领导干部要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他曾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来看,调查研究与领导干部的工作和个人成长也有密切关联,需要从根本上加以重视。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情况、科学决策的过程。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无论是制定决策、还是实施决策,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实际情况,总结基层经验,为作出正确决策创造条件,为检查决策的偏差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供第一手材料。

调查研究是推动工作的过程。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因此,抓落实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调查研究要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触及矛盾,以利于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调查研究是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通过调查研究,领导干部可以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党委、政府干什么,从而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

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他在担任总书记前后,围绕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1、调查研究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他提出,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2、调查研究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开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由于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社会各方面的差异日益突出,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和重点各自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进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量大量增加,局部和个体所具有的代表性有所下降,这就要求调查研究工作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展开。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既要有“规定路线”,也要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既要注重自身身体力行调研,又要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特别是综合调研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做到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

3、调查研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在新时期加以继承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谈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根据调查任务和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多管齐下,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

4、调查研究要把握好“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从目前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看,有调查不够的问题,也有研究不够的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可能更突出。有的同志下去,只调查不研究,装了一兜子材料,回来汇报一下写个报告就了事;有的领导干部连调研汇报也不听,调查材料也不看。这种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研究,是事倍功半的。要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5、调查研究要制度化经常化。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调研制度的建设,强调要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调研制度,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的经常性活动。他提出要着力建设三项制度,一是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为了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二是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拿出对工作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三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是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