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成果
论文 | 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 通直郎充集贤校理蔡京撰并书
发布时间:2024-01-19浏览量:470


夫人讳淑,字季显。姓苏氏,其先洛阳人。大理寺丞讳谏之女。建州关隶县令讳政之孙。赠尚书驾部郎中讳昌嗣之曾孙。应天府户曹参军清源蔡君砺之配也。

夫人年二十而嫁,中外族姻,称其惠和。其夫亦曰:“于吾能有佽助。”夫少以文学气节自负,举进士连上不中第,意不自得,屏居于宛丘之南,往来田亩间,夫人从之,无不足之色,如是者十余年。夫始仕,为西京巩县主簿,相与之官,过京师,夫人以疾卒,时熙宁十年十一月十一日也,享年甫四十。呜呼,可哀也!巳子男二人,曰云,曰需,女五人。以元丰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甲申,葬夫人于颍昌府阳翟县大儒乡东吴村之原。铭曰:

猗夫人,有令质,沦幽泉。背昭日,金山阳,柏原郁。从先舅,安斯室。中书省玉册官王磻镌

《宋苏淑墓志》全称《宋故夫人苏氏墓志铭》, 2017年8月新出于河南省禹州市鸿畅乡李金寨村,刊葬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现藏禹州市博物馆。此墓志呈正方形,由志盖、志底组成。志盖高宽均为68厘米;顶部高36厘米,宽38厘米,通厚18厘米;正中篆刻“宋故夫人苏氏墓志铭”9个字,四周线刻5厘米夔龙纹边饰。志底高67厘米,宽67.5厘米,厚15.5厘米,志边亦线刻5厘米夔龙纹。志文为正书,字大约2厘米见方。首题“宋故夫人苏氏墓志铭”,与字盖篆书字数相同;续行写“通直郎充集贤校理蔡京撰并书”13个字。志文凡18行,满行18字,通篇278字。墓志整体纯青石质,取材大气,打磨平整,字清若新,风韵独特,镌刻精良,完好如初,堪称志中珍品。

2018年《青少年书法 · 青年版》刊登常德生、张志伟《新出<宋苏淑墓志>考释》一文进行介绍此墓志。2018年3月12日“风吹四野”在新浪博客发布《蔡京书作》一文,认为“常、张二位的《考释》文中有一处较为明显的错误,即把‘苏淑’之夫‘蔡君砺’,释读为‘蔡砺’”,但是关于为什么是“蔡君砺”而不是“蔡砺”,文中并没有给出解释。同日“月芳斋”在转载“风吹四野”此博客,认同其观点,并加以引申认为“‘蔡君砺’其人或与蔡君谟即蔡襄有关”,同样没有给出论据。常、张二位的《考释》一文中对于“蔡砺”的介绍是“蔡砺,具体生卒履历官职不详”,只是根据志文加以介绍。

关于是“蔡君砺”还是“蔡砺”的问题,笔者认同常、张二位的看法,当是“蔡砺”。因为“蔡砺”确有其人,“君”在此处应是对人的一种尊称,墓志当中提到人名的时候,很少见到直呼其姓名的做法。

志文中的“清源蔡君砺”,关于这里的“清源”,《元和郡县图志》:“仙游县南至泉州一百六十里,圣历二年,析莆田县西界于今县西北五十里置清源县。天宝元年,移至今理,改名曰仙游县。”其实,“清源”并不单纯指“清源县”,也指“清源郡”:天宝元年(742年)置,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晋江四县。

而蔡砺正是蔡确的兄长。《苏辙集》卷三七《右司谏论时事一十八首》之《乞废忻州马城盐池状》:自元丰三年后来,前宰相蔡确兄砺等始议创添忻州马城池盐。其盐加硝,味苦,人不愿买。

本墓志中的“蔡砺”和苏辙文中的“蔡砺”正是同一个人。

蔡确,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字持正,泉州晋江人,父徙陈。确有智数,尚气,不谨细行”,见《宋史》卷四百七十一《奸臣传》。蔡砺籍贯清源,这里应为唐时清源郡的称呼。蔡确籍贯泉州晋江,在唐亦属清源郡。两人籍贯相同。蔡确的父亲“徙陈”,即把家迁徙到陈州,今为河南淮阳一带。志文中说蔡砺“夫少以文学气节自负,举进士连上不中第,意不自得,屏居于宛丘之南,往来田亩间”,“宛丘”,宛丘,古地名,又称陈州,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蔡确,其弟名蔡硕,再加上蔡砺,名字中都带有“石”字边。由此可知,蔡砺确为蔡确兄长无疑。

苏辙文中没有明确说明蔡砺到底是蔡确的亲兄还是堂兄,但是通过本篇墓志可以确认蔡砺确是蔡确亲兄,而且可以补充史书中蔡确“兄弟二人(即蔡确、蔡硕)”为“兄弟三人(即蔡砺、蔡确和蔡硕)”。

关于为何由蔡京为蔡砺夫人撰写墓志的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蔡京、蔡砺、蔡确同出于一脉。据福建莆田蔡氏族谱记载,蔡确和蔡京的曾祖是亲兄弟,也即是蔡确、蔡砺、蔡京是堂兄弟。前文说有人猜测蔡砺和蔡襄有关,虽然他认为应当是“蔡君砺”,但是据此族谱记载,蔡确和蔡襄是同一个祖父,他们的父亲是亲兄弟。相对来说,他们的血缘关系比与蔡京的关系还近一些。

二、此墓志刊刻在元丰三年(1080),蔡确时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与王珪一起辅助神宗进行官制改革。蔡京时任通直郎充集贤校理,通直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谒者台置,从六品,据事大小出使。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从六品下文散官,宋初沿置,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文散官,用为新寄禄官,正八品。集贤校理为北宋馆职,掌整理图书,供职一到二年后,许带职补外,并可超迁官职,神宗元丰改制取消此职。蔡京此时可以说是清贵文官,且书法一流。而蔡砺此时官职为应天府户曹参军,应天府为北宋之“南京”,北宋初于开封府、三京(应天府、洛阳、大名府)置户曹,掌户籍赋税、仓库受纳,参军为长官。

三、常、张二位在《考释》中认为:关于苏夫人的姓氏,发祥于河南温县,后来西周被犬戎所灭,周天子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以纵横家苏秦为代表的苏姓随之迁徙洛阳,形成当地的名门望族。后来在福建泉州的德化、南安亦发展为苏氏望族。苏姓与蔡姓门望等级相差无几。

因此,既为同郡同县、同朝同僚、同宗同姓,墓主姓氏名望相等,且蔡确时任要职。蔡京为蔡砺夫人撰书墓志铭也是情理之中。

本篇墓志书法有目共睹,毋庸讳言。而蔡京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却是少之又少。据常、张二位考证,目前蔡京保留下来的碑刻书法作品尤其是原石原刻更是少见,具有较高书法艺术欣赏价值的纯属凤毛鳞角。截至目前,已发现并存世的蔡京撰书、篆额的碑刻共有7种,其中,按形制名副其实的碑刻4种:《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元祐党籍碑》、《大观圣作之碑》和《赵懿简公神道碑》。在这四通碑中,《元祐党籍碑》两通,属于重刻,时间较晚;《大观圣作之碑》六通均属翻刻,这通碑蔡京仅题“大观圣作之碑”6字;《康显侯告碑敕文》为摩崖,重刻的《赵懿简公神道碑》亦属摩崖,时间更晚,为南宋孝宗年间(1163 1189);《面壁之塔》为石塔题额,仅4个字。蔡京撰书并篆盖的墓志,迄今为止,仅《宋故夫人苏氏墓志铭》一方。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即关于“玉册官”。晚唐到北宋前期在中书省下设镌玉册官负责皇家重要祭祀时所需玉册。五代时期,中书省设立玉册院。在宋神宗元丰改制前,北宋的官制基本上是晚唐五代职官制度的延续和发展,北宋前期中书省有名无实,负责的尽是一些琐事,治平四年以后中书省不再负责制造监管玉册,权责下放给少府监文思院,但是玉册官仍属中书省,直到元丰改制前,学士院以及舍人院的重要时刻,比如翰林学士、知制诰到任之日要举行的题名里,都是需要玉册官来镌字。而此墓志玉册官王磻文献中有记载:王磻[宋]玉册官。善刻碑,元祐二年 刻司马光神道碑。


作者:钱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