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动态
如何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1-05-30浏览量:5036

深入挖掘高校各类课程中包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促进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有机融合、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质新阶段,应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防止“贴标签”和“两张皮”现象。使思政教育的理念、目标、方法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体现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当中;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挖掘、系统梳理、精准拟定各类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确保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将思政教育内容自然而然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当中,使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善用历史变焦镜、思想透视镜、时代反光镜,让学生理解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价值观,为培养既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又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才提供坚强保障。

推动课程思政理念进课堂、进教材,防止“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一方面,应在相关公共理论课程教学中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理念进学生头脑,加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要用好用活百年党史这部最厚重的教科书,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光辉历程。另一方面,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应紧密围绕专业特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专业核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素材,找准课程思政的抓手和着力点。比如在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国际商务环境”中融入中国动车出口等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系统阐释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此同时,在编写专业教材时应将思政教育作为素质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一起纳入学习目标,使其系统化和科学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防止“教不了”和“教不好”现象。应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打造既有专业教学技能又具有思政教学技能的跨学科教师队伍。一方面,应围绕课程育人目标,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展示,大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应充分运用教学实践、专题培训、课程研讨、外出进修等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专业课教师应广泛关注国内外时事与国家大政方针,多与思政课教师交流协作,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对比等多个维度推敲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将思政课程内容丰富起来。

多措并举创新教学手段方法,防止“不愿学”和“不爱学”现象。在课程思政实施理念上,应抛弃生硬说教,提高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在课程思政实施方法上,应提倡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喜欢学、学得进;在课程思政实施途径上,除课堂教学外,应开拓第二课堂,比如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优秀校友代表等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企合作单位,引导学生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公众号或行业网站,使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得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转发学习强国)